查看原文
其他

启动!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

闽南日报 2023-08-31



福满乾坤 开漳大吉

“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

暨“福”文化圩日启动


6月25日上午,“福满乾坤·开漳大吉”——“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暨“福”文化圩日在漳州古城启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吴卫红致辞。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刘宜民,市领导吴芳华、兰万安、曹阳出席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指导,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福”文化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弘扬和挖掘闽南文化的历史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千年漳州古城在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进程中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市领导在致辞中指出,闽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建“福”文化的代表之一,“福”文化在闽南文化中的影响无处不在。“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目的在于“点亮”,关键在于“行动”。在此,向所有热爱闽南文化的朋友们发出邀请,真诚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优秀闽南文化保护传承、活化利用中来。



活动在《闽人智慧·魅力漳州》专题片中拉开序幕。启动仪式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领导介绍“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十项行动计划。


活动现场,充满闽南文化特色的“福”专题文艺演出依次登场,博得观众阵阵掌声;“福音、福艺、福饰、福食、福茶、福酒”的“福”文化圩日展示展演及文创产品展示、灯谜竞猜等活动,为广大市民朋友呈现了一场漳州味十足的“福”文化非遗盛宴。


启动仪式后,与会领导饶有兴致地观看了“福”文化圩日活动展区。该活动为期两天。

“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
十项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包括:实施挖掘古城非遗项目、展演书画戏曲艺术、完善古城文保单位、讲好漳州历史文化名人故事、出版闽南文化丛书、推广闽南语闽南歌、做大闽南文化影视、推动漳台文化发展、弘扬闽南红色文化、提升漳州文旅品牌。同时,活动期间,漳州将进一步深化祖地文化、朱子文化、道周文化、语堂文化、漳台民俗信仰等领域交流,谋划建设一批文旅融合项目,提升“花样漳州”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形象,擦亮闽南文化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片,让闽南文化在漳州古城“活起来”,让千年古城因闽南文化“兴起来”。漳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古城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对台、对外文化交流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弘扬闽南文化摆上全局工作突出位置,从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发挥项目示范带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项举措入手,推动闽南文化展现出新的生机活力,取得丰硕成果,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去年以来,市木偶传承保护中心为美国中小学生举办线上讲座和表演5场次,得到四千多名美国师生欢迎和好评。

“福”文化圩日活动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漳州与闽南文化

在地图上,东南沿海之角,静卧一座海滨古城,与台湾一水之隔。1300余年来,它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印刻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品质,承载着闽南文化的历史筋脉,凝结着匠艺古今的闽人智慧,更有守正创新、敢拼会赢的性情,它就是漳州。

自陈元光开漳以来,漳州融合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化,继承了朱子文化、红色文化,成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形成了独具漳州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

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厚植于斯的闽南文脉成为城市自信前行的底气。如今,漳州正将这融于血脉的精彩篇章,提笔续写——


海峡两岸(福建云霄)开漳圣王文化节  游斐渊 摄

赓续人文

漳州抒写闽南文化重要篇章

翻开历史的扉页,“开漳圣王”是漳台两岸同胞共同守护的如磐根脉。

公元669年,唐朝归德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率87姓将士入闽平乱,自此“开闽建漳”,后来陈氏父子更启土台湾、衍播海外。

漳州作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台胞主要祖籍地、台商投资密集区,具有独特涉台文化资源优势。2300万台湾同胞中有近1000万台胞祖籍在漳州,全市有涉台文物306处。多年来,漳州持续举办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关帝文化节、保生大帝文化节、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和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等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密切漳台两地文化交流合作。

在漳州白云岩,伫立着这样一副对联——“地位清高 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 江山常在掌中看。”832年前在此俯仰天地的,就是大儒朱熹。

1190年,朱子到漳出任知州。作为朱子在福建唯一的主政之地,漳州是朱子一生中治学理政的重要一站,他让漳州变为“讲明理学教化,名宦乡贤辈出”的地方。

漳州,也是王阳明的过化之地。明正德年间,王阳明率兵入闽平乱,奏请添设平和县治,建立学校移风易俗,对漳州产生深远影响。

儒韵清风拂古今。朱子文化、阳明文化与闽南文化相互融合,已成为漳州人身上流淌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海滨邹鲁”这一文化印记也深深烙刻进这座城市。

广袤的漳州大地,还根植着红军攻克漳州、谷文昌、龙江风格、“漳州110”等先进事迹以及女排精神,是不同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奋斗拼搏积淀而成的城市人文精神,是闽南文化“爱拼才会赢”精神特质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其中,报告文学《谷文昌》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芗剧现代戏《谷文昌》、木偶戏《闹海新传》、芗剧《李林》、锦歌《红军进漳颂》等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时代精神之光正全然绽放。

……

胸罗锦绣历史,一点点立住了漳州人由内而外的精气神,也为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了创造性、创新性的丰厚滋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传承弘扬闽南文化、漳台文化、海丝文化,推动古城活化、古街复原、古村提升、古厝保护,建设更具闽南魅力和时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要弘扬“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文化,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布袋木偶戏省级“非遗”传承人陈黎晖以视频连线的形式,为美国马里兰州的千名师生表演木偶艺术。  许文彬 摄


润泽一城

闽南文化传承弘扬成效斐然

唱腔婉转,五指翻飞之间,一出出中国传统戏剧和民间故事通过手中木偶流贯而出,飞上云端,展现在美国人眼前……

日前,中国传统布袋木偶艺术在线上走近美国“Z世代”活动,赢得外交部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点赞。如今,越来越多非遗项目活跃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舞台,让非遗有了“国际范”。

重视非遗活态传承,让老手艺焕发新生。目前,我市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3项,国家级17项,省级90项,市级175项;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0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95人。

文化,润泽一方人,赋能一座城。漳州,文化强市的建设步伐更加稳健——

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把保护传承弘扬闽南文化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推动闽南文化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顶层规划接续出台。将闽南文化生态(漳州)保护区建设纳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漳州市实施方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漳州市建设提升方案(2021-2025)》。

守护千年漳州古韵。累计投入近31亿元用于漳州古城保护开发,实施香港路历史街区北段片区和台湾路历史街区维修整治保护工程、漳州古城保护开发(一期)等项目一百八十多个。

……


春节期间,市区中山公园设置百福园。  许文彬 摄


示范带动

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干一件、成一件,点一盏、亮一片

保护传承弘扬闽南文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点多面广线长。

我市明确发展目标,出台“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把工作系统化、具体化,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推动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干一件、成一件,点一盏、亮一片,形成更加有力的示范带动效应。

——以文化人。加快实施保护传承朱子文化“十个一”行动、松洲书院保护修缮提升等项目,彰显闽南文化独特魅力。

——以文惠民。大抓精品创作、非遗传承、阵地提升,让闽南文化更好走近群众、融入生活。

——以文兴业。以世遗土楼——山区文化产业带和海丝锚地——民俗文化产业带为发展重点,着力优化完善“一核·两带·三区”的发展布局;将“土楼故里”“女排娘家”等城市形象IP与产业品牌运营相结合,打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

开展具有漳州特色的“福”文化建设,目前已建成芗城区福泽福林景观建设项目等11个“福”文化景观,规划建设华安县坪水畲乡“福”文化园区。

——以文铸魂。正确认识和辩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市。组织开展“纪念红军攻克漳州90周年”全媒体采风等活动,加快推动谷文昌“十大教育点”建设,接续开展向“时代楷模”“漳州110”学习活动,加快推进漳州“女排精神展示馆”建设,广泛开展学习龙江风格先进事迹主题活动,进一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激励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


论道古城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金才

让闽南文化在漳州古城“活起来”

“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实施后,将充分发挥闽南文化独特地缘优势,做足做活闽南文化这篇大文章,擦亮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这张城市名片,形成开漳文化、漳台文化、海丝文化等漳州地方特色文化交相辉映的新格局,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动计划中,对进一步深化祖地文化、漳台民俗信仰等领域交流,重点挖掘特色旅游、红色内涵,建设一批文旅融合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布局,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行动计划旨在塑造漳州全域旅游主题形象,形成文旅发展新格局,将古城漳州打造成集商业、文化、旅游为一体,并具有传承历史、展示文化、延续生活等功能的闽南文化富集区,全方位展示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让闽南文化在漳州古城“活起来”,使漳州古城成为传播本土文化、体验闽南文化、展示传统特色的重要窗口,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化发展目标,打造有利于闽南文化在漳州古城传承、保护、发展的优越环境。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 涂志伟

把保护闽南方言放在重要位置

漳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之一。存续状态良好的闽南风俗习惯、闽南方言、闽南祭祖、闽南信俗、闽南传统艺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传统建筑、闽南饮食等文化形态,构成了闽南文化的完整系统,体现了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漳州是重要的台胞祖籍地、侨乡,保留了丰富的祖地文化内涵,是闽南文化的典型代表。

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成为联络、凝聚及传播闽南文化的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文纽带,保护闽南文化生态就要把保护闽南方言放在重要突出位置。省政府《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及漳州市相关文件出台,为闽南方言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相关政策支持的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可大力开展闽南方言进校园及闽南传统民俗活动进社区等,在闹市区普及有关闽南传统道德家训和乡土谚语、方言字词、闽南歌谣等,定期开办闽南方言文化及历史传承知识讲座等,拓宽闽南方言传播推广渠道,营造闽南方言传播的良好环境与氛围,树立群众保护闽南方言的意识。


漳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家库成员、漳州古城保护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李海光

让古城“慢生活”留住游客

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还有大量涉台、涉侨历史建筑和百年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仅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7项,占全市近一半;人文气息浓厚,保留约1.7万老居民,是一座“生活着的千年古城”,也是一座“温泉之城”“美食之城”。

深入发掘古城文化内涵,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对于延续古城文脉,推动古城文化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推进实施《漳州古城保护条例》,加快古城建筑修缮及活化利用,积极鼓励发展古城特色民宿,让游客体验古城“慢生活”;推进国家4A级景区创建,加快温泉酒店招商运营,打造漳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和漳州侨批(台批)馆,突显温泉资源和侨台特色。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朱子文化、台侨文化、非遗文化、温泉文旅等核心元素,提炼古城文化,提升漳州古城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通过全域旅游串联周边景点,打造古城精品旅游路线,形成“体验闽南市井风情、欣赏非遗民俗表演、品尝漳州特色小吃、选购全市名优特产、入住古城温泉酒店”的文旅发展格局。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刘云

以信俗文化交流促进两岸融合

魁星,亦称奎星。魁星信俗是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俗化,表达了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之心。魁星信俗从漳州流传到台湾,祭祀魁斗星君的时间发生变化,但仪式基本相同,说明两岸文脉相同、神缘相通。推动两岸魁星信俗交流,将有力促进两岸文心相融、民心相通、心灵契合。

明万历二十七年,漳州知府韩擢把文昌阁移到南桥之北。同时,诏安县在文庙前东隅建楼,祠祀文昌帝君和魁斗星君,列入官府祀典,每年仲春、仲秋的望日祭祀。明末清初,随着漳州民众移居台湾岛,文昌帝君信仰、魁星信仰也随之传入。光绪九年,云霄县设立了云山书院,供奉魁斗星君。林太师庙在台湾基隆、南投有分庙,系从云霄分灵而去,两岸林太师信仰和魁星信俗交流不断。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和往来,建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加大两岸社会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力度,推动两岸学术机构、民间团体的合作交流,通过举办两岸信俗民间信仰学术论坛,推进宫庙之间的交流互访,从而促进两岸民众之间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闽人智慧”“你不知道的福建”系列主题漳州传播计划全面推进
日前,“闽人智慧”“你不知道的福建”系列主题传播计划已正式启动,各项活动正火热推进。其中,“闽人智慧”系列融媒体推文,主要通过介绍福建的非遗传承、能工巧匠、技艺营造,展现福建人民创新创造和智慧理念。“你不知道的福建”系列融媒体推文,主要通过挖掘鲜为人知的福建故事、福建创造,运用新颖的观察角度、时尚科普元素、鲜活叙事方式,展现古今福建人民的智慧。目前,“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已开设“闽人智慧”“你不知道的福建”两个传播计划专栏。各地各有关部门可以踊跃参与,积极收集、整理本地非遗技艺和鲜为人知的文史故事,进一步宣传漳州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开拓意识和智慧创造,弘扬敢拼会赢、锐意创新的漳州精神,展现漳州对福建、对国家、对世界的突出贡献,树立勤奋、开拓、智慧的漳州人民形象。


6月25日闽南日报3版


往期推荐快来为芗城美丽校园打CALL!
刚刚!2022年福建省高考考生成绩分布出炉!
流感正高发!刚刚,漳州疾控最新发布(附疫苗接种点)

来源:本报记者 吴静芳 陈慧慧 文 张旭 李林 图本期编辑:林思赓 张江璐 赵露佳
值班主任:徐镜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